離開大企業創業,Linkedin 的創辦人把過程比喻作從高空跳下,然後在途中把需要的裝備一一的拾回來,希望可以軟著陸,好的或許可以安然到達一處人間美地,但大部份都是九死一生,這個比喻和我經常掛在口邊的跳海比喻很相近,創業就像瞎起眼睛跳下水裏,然後被迫學游水以保命,不能輕言放棄,過程好不容易,但也異常刺激。這份危險感,成了我的"新常態",今天心情可以大好,明天又可能變得很灰,浪濤洶湧,起伏不休。
沒有別人的約束,很容易懶散,所以接受了一個新挑戰,我參加了美國矽谷的Founders Institute 創業培訓課程。 十四周內,密集式的課程,由概念開始,通過研究,逐步修煉,最終要建立一間科技新公司,我也佩服自己心口一個勇字,一個五十多歲,一點科技背景都沒有,膽敢涉足科技的創業! 不過,無知許多時也是好處,因起點低,學到的往往越大,由零到五十,要比由五十到七十、或九十到九十一來得容易。還有,無知更可能成為優勢,那份無包伏的赤子心,那份每事問的天真,那份不知山有虎的勇氣,六十後玩八十後的遊戲,你說多有趣。
這個課程,讓我這個百份百香港土產有機會接觸美式的學習,迫使我這個外表開放,實質相當內向的人,被迫用英語和人吹水,面對眾人推銷自己的創業構想做pitching。課程十四周,收費六千元,聽來非常平宜,但如果成功畢業,成立了的公司,3.5% 的股權將要上繳,與美國Founders Institute總部、香港分部負責人及導師、以至其他成功畢業的學員分享,構思是希望當中有學員能成功,讓主辦的及授學的分享其成果,增加以科技創富的機會。
沒有別人的約束,很容易懶散,所以接受了一個新挑戰,我參加了美國矽谷的Founders Institute 創業培訓課程。 十四周內,密集式的課程,由概念開始,通過研究,逐步修煉,最終要建立一間科技新公司,我也佩服自己心口一個勇字,一個五十多歲,一點科技背景都沒有,膽敢涉足科技的創業! 不過,無知許多時也是好處,因起點低,學到的往往越大,由零到五十,要比由五十到七十、或九十到九十一來得容易。還有,無知更可能成為優勢,那份無包伏的赤子心,那份每事問的天真,那份不知山有虎的勇氣,六十後玩八十後的遊戲,你說多有趣。
起初上課熱鬧的情景,不過到課程後期就只餘下十人左右 |
這個課程,讓我這個百份百香港土產有機會接觸美式的學習,迫使我這個外表開放,實質相當內向的人,被迫用英語和人吹水,面對眾人推銷自己的創業構想做pitching。課程十四周,收費六千元,聽來非常平宜,但如果成功畢業,成立了的公司,3.5% 的股權將要上繳,與美國Founders Institute總部、香港分部負責人及導師、以至其他成功畢業的學員分享,構思是希望當中有學員能成功,讓主辦的及授學的分享其成果,增加以科技創富的機會。
試課一周後如不滿意可以退學,並取回所有已繳學費,但入學前要通過考核,要填寫不少資料,還要通過一個綜合智能測驗(不是一般的IQ test,好像是考人看趨勢的能力)和性格分析,單是這關,相信己嚇走了不少怕煩的"無心人"。整個課程一點也不輕鬆,能成功畢業的不多,有的是中途被淘汰,有的是應付不來自願放棄,亦因為要求嚴苛,據說,如果能堅持到底並成功畢業,企業五年的存活率有六七成,遠較一般創業不到十分一的為高。
這個課程,請來了不少成功創業的人作為導師,不像許多工商管理課程,由學者來教授,由只曾在場外旁觀的人作賽後分析,這兒的導師都曾經上過戰場。上課後,回家都要做不少功課,又要與組員會議,許多功課都是實際行動,不能只說不做。如果功課應付不來的,又或推銷構想pitching 不合格的,會被即時淘汰,如在合格邊緣的,則還會收到額外的功課,好教決心不足的,力有不逮的,早點知難而退,可謂淘汰學員絕不留情。不過被淘汰的,可以保留資格和學費,下期再讀。
這個課程,請來了不少成功創業的人作為導師,不像許多工商管理課程,由學者來教授,由只曾在場外旁觀的人作賽後分析,這兒的導師都曾經上過戰場。上課後,回家都要做不少功課,又要與組員會議,許多功課都是實際行動,不能只說不做。如果功課應付不來的,又或推銷構想pitching 不合格的,會被即時淘汰,如在合格邊緣的,則還會收到額外的功課,好教決心不足的,力有不逮的,早點知難而退,可謂淘汰學員絕不留情。不過被淘汰的,可以保留資格和學費,下期再讀。
十四周的速成班,為學員定下許多里程碑,由意念開始,一步步考証意念的可行性,為公司定名稱、網址和商標,過了兩個月還未正式成立公司的,便要被迫退學。或許有人會問,把意念向其他想創業的人公開,會否被抄襲,但有創業經驗的人都會告訴你,意念根本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執行力,當中猶其重要的是團隊,這與中國人傳統做生意,要盡量保密,心怕別人抄襲,甚至師父對徒弟也要留一手的做法,截然不同。
起初本著好奇心,和想藉此機會練習英文的我,竟然真的開了一間公司,名為一鳴空間Attempspace ,為它也開了一個同名的網誌和facebook,解說它的概念和日後面對不同的困難,真希望最終就和我昔日進修一樣,在無心插柳下拿了個博士學位,真的能修成正果,那我真的達成我的夢想,把建築推上另一個階梯,結合科技,與時並進,也讓善用空間的智慧、"留得青山在"的高密度都市發展模式,走出香港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